第一类是以行情、指数等为代表的数据服务,这些不但是及时展示市场走势、表征投资者情绪的关键指标,还是开发各类产品的基础。以近年来境内快速发展的ETF为例,实时传输基金净值、实现实物申赎以及一二级市场套利的基础就是交易所、指数运营商、基金公司等主体之间复杂精细的技术和信息交互。
二是强化科技思维。立足大数据时代,金融科技服务资本市场要不断强化科技思维。充分认识到资本市场的各方面特别是改革创新,科技力量不可或缺。同时,要不断强化向科技要生产力的意识,持续推进资本市场的数字化科技化服务能力、监管能力和基础设施运营管理能力建设。
三是强化风险意识。资本市场创新发展,除了其本身可能带来一定的风险外,金融技术的运用也可能成为创新发展的风险因素。因此,在发展创新过程中,要进一步增强技术风险意识,严格技术管理,适配技术路线、方案和方法的升级改造。在坚持金融科技服务资本市场的前提下,要以确保安全生产为底线,客观理性看待技术服务创新可能产生的不确定性,防范和控制好资本市场创新发展中技术所带来的风险。
在金融科技促进资本市场创新发展的过程中,徐明介绍,要进一步强调三个强化:
第二类是发行人服务。当前无纸化、数字化的股票发行平台基本成为了全球各市场的标配。
一是强化服务能力。即金融科技应当进一步强化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。坚持用科技促改革,用改革促发展,使资本市场更加高效、更有质量、更平稳健康的服务投融资双方、上市挂牌公司和市场参与主体,更好地促进国民经济发展。
第三类是投资者服务。上市公司以及各类专业中介机构利用多元化的互联网技术,便利投资者线上获取信息、执行投资决策、实现投后管理。
中国财富网讯(麦麦)9月2日,以“数字经济时代的金融科技发展应用与安全”为主题的2022服贸会中国金融科技论坛在北京首钢园举行。北京证券交易所原董事长,全国股转公司原党委书记、董事长徐明表示,金融科技是资本市场正常运转的基础和保障,要进一步发挥金融科技促进资本市场创新发展的支撑作用。
徐明介绍,金融科技是市场服务的基础和保障。从境内外资本市场看,金融科技所进行的市场服务主要有三类:
“目前,随着大数据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,我们的时代正从IT时代迈向DT时代。转换理念,主动拥抱金融科技,有效整合、挖掘和处理大数据,是资本市场持续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,更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的重要支撑。”徐明表示。